發布時間:2018/11/26 17:16:03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剛剛過去十多天,想必很多網購商品的人都盼望著快遞的到來。因為大家都在同一天集中購買,這就給物流業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對于很多快遞公司來說,這是挑戰,也是機遇。但無論如何,都不能暴力分揀快遞,隨意處置消費者購買的商品。為規制此類現象,需要商家、消費者、快遞企業以及監管部門共同努力。
可以說暴力分揀快遞現象早已不是新鮮事。這是快遞企業及快遞員沒有社會責任感、職業責任感和誠信意識的表現,甚至是違法行為。根據快遞暫行條例,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規范操作,防止造成快件損毀。用戶的合法權益因快件損毀而受到損害的,可以要求快遞企業賠償。
然而在現實中,之所以此類現象難以根絕,反而越來越普遍,恐怕還在于沒有人將其當回事。作為交寄快遞的商家,只要費用低廉,沒有造成快遞實際損毀即可,并不關心是否暴力分揀。作為消費者,當面簽收的習慣還未養成,即便簽收時發現快件損毀的,往往會向出售商品的商家討要說法,并未想到可能是暴力分揀所致,也就不會向快遞企業索賠。
而作為快遞企業,不僅沒有制止暴力分揀的動力,反而有鼓勵暴力分揀的嫌疑。要知道,快遞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在勞動力成本較高的背景下,快遞企業自然不會對快遞員要求過高。尤其是踢快遞、扔快遞等行為反而會變相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因此,要求快遞企業自覺向暴力分揀說“不”無異于與虎謀皮。同時由于執法、檢查成本較高,監管部門也未必認真對待暴力分揀問題。
如前所述,暴力分揀看似小事,實則是相關企業和從業人員職業素養缺失的體現,并可能給其帶來法律責任。在快遞行業的各個鏈條上的商家、消費者、快遞企業、監管部門,均應毫不客氣地向暴力分揀說“不”。
具體而言,只要發現快遞商品損毀的,均應依法向快遞企業主張權利。因為只要快遞企業收攬快件,等于其默認商品完好無損。當收件方發現快遞損毀的,完全可以推定屬于快遞企業的責任,進而要求其承擔責任。而且只要受害方能證實商品實際價值的,理當以此確定賠償金額,而非對未保價商品按照快遞費的三倍賠償。
既然暴力分揀屬于被快遞暫行條例否定的違法行為,就應要求涉事企業承擔相應的違法成本。比如可將涉事企業列入黑名單或加以曝光,甚至對其作出行政處罰,而非輕易放縱。只有這樣才能對暴力分揀快遞現象形成“圍剿”之勢,讓其逐漸失去市場,讓消費者商品得到妥善對待。
關鍵詞:大頭車,物流電商平臺,東莞物流公司,東莞物流專線,東莞落地配,互聯網+物流,大宗商品物流
廣東大頭車供應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引領大宗商品物流標準化操作,降低物流成本為使命,為物流供需雙方提供現代化物流供應鏈綜合解決方案的第四方物流平臺企業。整合東莞物流公司優質資源,提供東莞到全國各大城市物流專線查詢、在線發貨、物流保險等一站式服務。
下一篇:導致專線客戶流失的三大內在因素
客服熱線
官方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