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18 17:03:56
2018年以來世界經貿格局深刻調整。全球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受到沖擊,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世界貿易受到影響,IMF預計全年商品和服務貿易將增長4.2%、放緩1.0個百分點。我國沿海港口吞吐量預計將達到94.4億噸,基本實現預期增長。
在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2019年沿海港口生產主要指標仍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但增速較2018年略有減緩。另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繼續推進、國內外經貿形勢的不確定性、港口資源整合等問題值得關注。
近幾年,港口吞吐能力適應性保持在適度超前狀態,一度觸及超前水平,供求關系和新港區開發使競爭加劇,部分碼頭公司債務問題開始顯現,市場調節作用也發揮作用,建設投資連續6年負增長,供求關系趨向改善,資源整合不斷推進。2018年沿海港口建設投資預計不足500億元、新增沿海萬噸級以上泊位45個,投資降幅接近20%,吞吐能力適應性進一步降至1.22,依然處于適度超前區間。
2018年港口吞吐量增速趨緩,但企業盈利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前三季度除廈門港、重慶港九、天津港外,其他港口上市公司凈利潤均實現增長。整個港口板塊合計凈利潤增長達到8.2%,同期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1%。
2018年交通運輸部繼續規范港口服務性收費,會同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進一步放開港口收費等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完善港口價格形成機制,進一步規范拖輪使用和收費管理。上海、天津等7家港口主動調減港口作業包干費,進一步減輕外貿、航運企業成本。天津等沿海城市先后出臺口岸“陽光價格清單”制度,進一步規范收費行為,改善營商環境。
2018年沿海各省港口資源整合繼續推進,遼寧港口集團、渤海灣港口集團、安徽港口運營集團有限公司等相繼成立,基本形成了“一省一港”格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議價能力、有效避免區域內競爭、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運輸結構調整在2018年加快推進。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要求推動集疏港鐵路建設,推進大宗貨物集疏港運輸向鐵路和水路轉移。2017—2018年津冀、山東、長三角區域港口煤炭集港公路運輸大幅下降,逐步轉為鐵路或水路運輸,2018年沿海7個主要集裝箱鐵水聯運港口鐵水聯運量同比增長25%。
關鍵詞:大頭車,?物流電商平臺,東莞物流公司,東莞物流專線,東莞落地配,互聯網+物流,大宗商品物流
廣東大頭車供應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引領大宗商品物流標準化操作,降低物流成本為使命,為物流供需雙方提供現代化物流供應鏈綜合解決方案的第四方物流平臺企業。整合東莞物流公司優質資源,提供東莞到全國各大城市物流專線查詢、在線發貨、物流保險等一站式服務。
客服熱線
官方微信
小程序